「医师楷模」学科“领头羊”,“医”路闪星光
曹春晓
我只是一个平凡人,
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普通。
核医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凭着对核医学事业的热爱,曹春晓全身心投入科室建设和发展30余年,用实际行动担起重担,认真开展每一个项目,开创宜宾多个项目先河。目前,核医学科开展项目从只能用放免仪进行T3、T4、AFP、CEA等少数项目检测,到现在已经能实现实验诊断、影像诊断和核素治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在2017年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中,科室以92分的高分位居全省第一。
面对患者时,曹春晓总是温柔相待,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详细交待各类检查、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有的病人,家离医院路程远,因为一系列检查,会连续几天滞留在宜宾,她就尽力协调相关科室,以最优、最快速度提供诊疗方案,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曾经有一位农村来的老大爷怀揣着家里卖了牲畜凑到的钱(3000元)来院就诊,准备服用碘-131,却在就诊前被医托骗取,仅剩回家车费,眼看患者病情重、家里贫困,却又被人欺骗。曹主任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便拿出自己的工资为老人家垫付了医药费,让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事们总是看到曹春晓思路清晰的处理科室各种事情,笑盈盈地面对所有人,却不曾想她自己本身也是一名病人,身患肺癌、半月板撕裂、甲状腺腺瘤、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她从没诉过一句苦,感冒、咳嗽、膝关节肿痛、蹒跚前行已成为常态,但面对这些,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都是些小病”。近年来,曹春晓分别经历三次大小手术,可每次都是休息2-3天就又回到岗位上。
面对患者的感谢,她总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普通。但就是这些“普通”的小事,展现了她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事,赢得了组织的信任、职工的尊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朴实却闪光的形象,成为我们工作中的榜样、生活中的导师和精神上的灯塔。
余得水
救人是医生的本能。
余得水,博士研究生,日间手术科主任,麻醉科党支部书记,麻醉科副主任。
在担任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期间,余得水和团队把握舒适化医疗的理念,牵头与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和内镜中心深度合作,大力提高无痛消化内镜与无痛纤支镜检查的开展率,使得医院无痛消化内镜的开展率由原来不足30%提高到85%左右,达到了平均每日完成100例,峰值120例的满意效果,居于全市领先地位,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流量消化内镜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经验,供基层参考。同时,从零开始,通过外出学习和自我探索,在我院建立并开展了无痛纤支镜的检查流程,实现了此领域零的突破。
2020年医院在宜宾地区率先开展日间手术,作为日间手术科主任,他积极在宜宾市域范围内组织日间手术相关的学术活动,通过外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讲课,实地指导等形式,致力于在宜宾基层卫生机构中实现日间手术的突破。此外,余得水还主持完成了包括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研计划、四川省卫健委科研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结题科研经费超过50万元。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达到了140余次,单篇最高影响因子6.559。由于余得水同志科研教学成绩显著,2021年入选宜宾市“英才计划—科技菁英”。
2020年10月的一天,余得水在宜宾五粮液机场候机途中,遇到一名旅客突发心梗,呼吸心跳骤停,听到呼救后,他立即组织随行人员前去抢救,通过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等抢救措施,使该名旅客转危为安,得以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此举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医者工作的职业精神,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朱军
无愧医者之名,珍爱介入一生!
朱军,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放射科/介入放射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分会呼吸介入专委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委会全国委员、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省介入医学专委青委副主任委员。
介入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具备多学科桥梁特色的边缘学科,在二十年的医路历程中,朱军不忘医学前辈的嘱托和谆谆教导,牢记开创介入医学新篇章的使命,不断开拓进取,努力钻研介入技术,致力介入学科建设与发展。经过十余年的辛勤付出,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胰源性门脉高压腔内治疗、放射性粒子共面模板植入术、肺结节同步活检序贯消融术等先进技术,在宜宾市区率先成立介入微创专科,开设介入微创门诊,着力组建介入专科病房,年完成各类介入微创手术两千余人次,居省内前列。
同时,他积极开展介入微创诊疗新技术和介入相关科研创新研发,先后承担和参与省市级科研十余项,院内开展介入新技术二十余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专著近三十篇,创建了川南肿瘤消融技术创新中心。先后多次受邀在全国两大学会上做专题发言,同时坚持倡导介入多学科融合思维,积极推动宜宾及周边地区介入微创先进理念,探索宜宾介入学科特色发展之路。曾荣获医院“工匠”奖和“青年英才”奖。
吴淼
全力做一个能够治好病人疾病的医生。
吴淼主任医师自军队转业到我院后,建立了胃肠外科,”责任担当、攻坚克难”成为科室的学科文化之一,“切实解决病人的病痛”是学科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在他的带领下,学科不断发展并成为省甲级重点专科。
作为科室领头人,他甘为人梯、助力青年医师成长。在他的培养下,科室4名青年医师分别获得全国疝手术大赛冠军、全国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比赛第2名、全国直肠癌手术大赛第3名、全国结肠癌手术大赛第6名,以及多个四川省胃肠手术比赛冠军的好成绩。
作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他大力推广和普及各项医疗新技术,让既往只能在大城市、大医学中心才能完成的高难度技术在宜宾落地开花。其中一项胃肠道微创技术,更是走在学科前沿。由他主刀的无切口胃肠肿瘤手术量目前排名全国第五。此外,他还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现场直播演示胃肠肿瘤手术。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水平的学科发展,他成为了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他常说:“打胜仗是战士的使命,治好病人的疾病是医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