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讲坛——《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二)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二)
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肝癌的早期诊断
肝癌的早期诊断
原发性肝癌(PLC,以下简称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由于血清甲胎蛋白(AFP)、实时超声显像和CT的逐步普及和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肝癌的早期诊断。由于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随之提高,预后亦获得明显改善,肝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是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关键。
就早期诊断而言,对于患者的肝病背景应予充分重视。我国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还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
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加以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类人群在35~40岁后,每6个月应定期进行筛查(包括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当出现AFP升高或肝区“占位性病变”时,应立即进入诊断流程,严密观察,力争早期作出诊断。
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目前,在我国肝癌的定性诊断仍以检测血清AFP为主,应高度重视:
1. 在我国,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 μg/L;
2. 目前还没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可与AFP相媲美;
3. AFP检测较少依赖影像学设备和新技术。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明显,为临床上肝癌的“四定”(定位、定性、定量、定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
实时超声造影对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用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肝癌与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较有参考价值,而术中超声直接在开腹后的肝脏表面探查,避免了超声衰减和腹壁、肋骨的干扰,可发现术前CT、超声检查皆未发现的肝内小病灶。但是,超声检查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手法和细致程度的影响。
多层螺旋CT
CT的分辨率远远高于超声,图像清晰而稳定,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肝癌的特性,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
CT有以下方面的优势:CT增强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通过显示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以及有无腹水来判断肝硬化的轻重,因此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常规手段。特别是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显著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肝动脉碘油栓塞3~4周后进行CT扫描也能有效发现小肝癌病灶。
磁共振成像(MRI)
MRI具有很高的组织分辨率和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特点,而且无辐射影响,因此MRI是继CT之后的又一高效而无创伤性的肝癌检查诊断方法。
应用肝脏特异性MRI造影剂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对肝癌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的鉴别亦有较大帮助;另外,对于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跟踪观察,MRI较CT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血管的情况以及肿瘤内结构及其坏死状况等的显示有独到之处,可以作为CT检查的重要补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PET-CT是将PET与CT融为一体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既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的生化代谢信息,又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并且同时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侵入性检查,同时进行化疗和碘油栓塞还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明确显示肝脏小病灶及其血供情况,选择性肝动脉造影适用于其他检查后仍未能确诊的患者。
链接
肝细胞癌“五大型六亚型”:
1. 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全肝;
2. 巨块型,瘤体直径大于10 cm;
3. 块状型,瘤体直径在5~10 cm之间,根据肿块数量和形态,又分为
单块型、融合块状型、多块状型;
4. 结节型,瘤体直径在3~5 cm之间,根据结节数量和形态,又可分为单结节型、融合结节型、多结节型;
5. 小癌型:瘤体直径小于3 cm。
dmondson-Steiner分级法:
Ⅰ级:癌细胞呈高分化状态,核/质比接近正常;
Ⅱ级:癌细胞中度分化,但核/质比增加,核染色更深;
Ⅲ级:癌细胞分化较差,核/质比更高,核异质明显,核分裂多见;
Ⅳ级:癌细胞分化最差,胞质少,核染色质浓染,细胞形状极不规则,排列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