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介入吗 ?——介入放射学简述
您了解介入吗 ?
——介入放射学简述
一、定义
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医学的基础上,在影像的(X线、超声、CT、MRI)监视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采集组织,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与其他方法相比,介入放射学的最大优点是:简便、安全、高效、并发症少。它涉及全身各个部位。介入放射学之所以引起医学界的极大观注并受到患者的欢迎,且在近20年发展迅猛,是因为它对过去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如肿瘤、心血管、神经、消化等方面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二、发展史
介入放射学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词首先于1967年由美国放射学家Margalis提出,后来得到Wallace的认可,自今为医学界所公认,并普遍使用。1895年,Hascnek首次在截肢术上作动脉造影。1929年Dos Santos用长针经皮穿刺作腹主动脉造影成功,同年,Forssmann用一根导尿管,在助手的帮助下送入自己的上臂静脉,并推送至右心房,证实了通过周围静脉向右心送入导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医学奖。1953年,Seldinger首创经皮股动脉穿刺,钢丝引导插管的动、静脉造影法。此法简便、易行,损伤小,不需结扎血管,因而很快被广泛推广应用,并获诺贝尔提名奖。1964年,Dotter开创血管成形术之先河。1967年,Judkins应用穿刺股动脉方法行冠脉造影。1974年,Grunzig发明了双腔带囊导管行腔内血管成形术,1977年进行了首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获成功,这是介入治疗心脏病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我国介入放射学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7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首先报道了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行选择性冠脉造影。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放射科陈星荣和外科潘威芝合作首先报道了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1983年和1986年,北京、天津等地医院先后报道了肾动脉球囊导管成形术。此后,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从血管性到非血管性的介入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经过20余年 的努力,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诊疗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份介入技术研究课题为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肿瘤的介入治疗,尤其是中晚期肝癌的化疗栓塞,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肺癌和大咯血,瓣膜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和肺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内支架置入,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等,疗效优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学术地位
1986年中华放射学会在山东潍坊召开首届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卫生部1990年4月专门发出了《关于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放射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从管理体制上确立了介入放射学的作用和地位,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介入诊疗工作,一些大的医院专门成立了介入病房及研究室。1996年11月,国家科委、卫生部、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的介入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确立了介入放射学在医学领域的地位,即介入放射学与内科、外科并列为三大诊疗技术。1997年国家科委、卫生部联合将介入放射学项目列为“九五”攻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