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大会后的转化医学
放疗大会后的转化医学
贾钰铭、雷开键、胡明宗、叶序卷
如何让放疗大会更有效果,我么有必要讨论,如何把会议内容让大家接受,认同,转化为临床上的行动,同时,参会人员应该传播会议内容,让医生理会及改变,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这是放疗大会胡的转化医学。
一、同步“调弱”
郎锦义教授治疗的复发鼻咽癌特别多,肿瘤靶区要求的高剂量和邻近危及器官剂量的严重受限,让郎锦义教授努力探索复发鼻咽癌可能的剂量及模式,既要尽可能的让靶区高剂量,根治肿瘤,又要让邻近的危及器官处于限制剂量之下,让病人安全,不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他把邻近危及器官的分割剂量每一次调整在1.8Gy以下,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同步“调弱”。
肿瘤GTV每次2.2、CTV1-2.0 PTV1.8Gy这样肿瘤靶向,特别是肿瘤中心处于较高的分割剂量,这样的要求,,通过计算机逆向计算,我们称之为“调弱”。,而我们的“调弱”,同样预先对邻近肿瘤的危及器官要求分次剂量明显的低于1.8Gy,由于邻近肿瘤的脊髓等正常气管差属于晚反应组织,降低其单词分割剂量有助于保护脊髓,以便耐受相对更高的物理剂量。
常规分割转态下,当30-35分次时,脊髓的最大耐受剂量是50ug以下,而进行SBRT治疗时如果将50-55的分割剂量分5次完成时,脊髓的耐受剂量降至30Gy,,当一次性给予25-34Gy时,脊髓的耐受剂量降至14Gy,反之,当脊髓的分次剂量明显低于1.8Gy时,脊髓的物理累积耐受剂量可以提高。
给邻近的危及器官限制在1.8Gy以下的“低剂量”,我们称之为“调弱”。
这是我对在贵阳重行的西部放射治疗大会郎锦义教授的讲课记录,我们参会,首先在“听到”,听到了以后,进入第二个环节,“认同”,我们对郎锦义教授的传接很认同,并且写下了相应的文字。在科内传达,制定相应的要求,这就进入了行动和传播两个环节,也进一步扩大了会议的影响力,这是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
川北医学院马代远教授看到了我的“调弱”,危及器官的文字以后,他很认同,在科内也作了相应的要求,并且当面告诉了我,我很高兴,第一、是我对郎教授知识的转述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第二、是我自己已达到了“再传播、再认同、再行动”的希望。会议知识,在于落实和行动。
二、放疗与免疫、营养
南京全国放疗大会,我参与主持放疗免疫和营养专场7个题目,我很认真地“听到”,内心深处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回到科室行动起来,对武汉大学谢丛华的课件照相版进行了再次讲解,同时,对一位周围型肺癌合并纵容转移的病人,对周围型病变进行了SBRT治疗,期望SBRT产生免疫增强作用,对病人的全身状态进一步改善,对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产生抑制。
同时,无T细胞的大鼠在放疗时根治肿瘤需要数倍于正常免疫力的大鼠才行,这也让我们考虑,是否放疗不单纯是DNA事件,而且在众多病灶中,选择可以进行SBRT的病灶治疗,可能给病人带来除这个病灶控制以外的效果。值得思考,这算是会议之外的感触。
我们长期进行CIK-DC治疗,也进行了IAPA治疗,免疫改在肿瘤治疗中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雷开键教授提出在SBRT治疗时,如果配合CIK-PC治疗,是否可以让SBRT的免疫停放应得到进一步放大,值得思考,至少放疗的病人应该检查淋巴细胞亚群,并在部分病人身上尝试SBRT与CTK-DC配合治疗。
对于肿瘤病人的营养,我们认为,可能这也是应该强烈关注的环节,精确放疗可以通过减少误差,缩小范区,从而有限的提高范区剂量,并且减少部分副反应,但这也是差异并不太大的事情,如果重视营养,患者治疗期间体重不降,组织修复能力很强,肿瘤组织内血供相对稳实,对放疗应该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我们在医院传达了会议内容后,全科讨论,首先科室同仁重视营养问题,同时请护士对每周体重下降过后的病人向医生汇报,请营养师会诊,知道患者营养,并尽量对头项食管病人建立安置空肠管,肠内营养,这也是“听到、认同”之后的行动,传播和影响。
郎锦义教授在南京会议上主要讲授的是转化医学,我深受启发,产生把会议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想法,把会议的效果扩大,这也是对郎教授转化医学的“听到、认同”之后的“行动、传播”,希望影响更多的医生,用他们的行动,让更多的病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