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腹痛的诊疗会很漫长?---之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
1. 肠黏膜炎性病变的诊疗思路
2. 炎症性肠病的分类:
1) 急性肠炎:多因饮食引起,导致肠道发生急性感染,产生炎性反应一系列综合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为主要表现。
2) 慢性肠炎:泛指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倡导黏膜慢性炎症。常以食欲减退、
上腹部不适、腹痛、嗳气、恶心、呕吐、腹泻等为注意表现,并反复发作。
3) 溃疡性结肠炎:呈弥漫性、连续性炎症,病变较浅,主要累及黏膜层,病变常见于左半结肠,以直肠、乙状结肠为重。
4) 克罗恩病:多以节段性、透壁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可见多部位肉芽肿形成。常累及回肠、结肠,伴瘘管形成和肛周病变。
5) 肠结核:结核分枝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引起巨噬细胞增生反应、聚集,形成肉芽肿的病变。体积较大的肉芽肿中央可出现干酪样坏死。
6) 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是由于供应结肠黏膜的肠系膜血管减少,局部的肠黏膜缺血缺氧,造成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可以进行血管造影或者做肠镜来诊断。血管造影提示某一段血管血供较差或管腔变细,由于炎症是节段性的,通过肠镜可能会看到正常的肠粘膜,但血供不好的肠黏膜是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的。
7) 肠白塞病(intestinal Behcet 's disease)是以累及静脉或动脉的淋巴细胞性血管炎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血管炎改变常位于黏膜下层或浆膜下层,动脉或静脉壁及其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8) 动脉纤维平滑肌结构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炎症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肠壁和肠系膜中等大小动脉内膜或中膜纤维平滑肌增生,导致血管腔狭窄,以及逐渐闭塞
9) 肠道淋巴细胞静脉炎(enterocolic lymphocytic phlebitis)是罕见的发生于胃肠道静脉的血管炎,不伴有系统性累及。病变可累及小肠和(或)结肠,肠壁和肠系膜小静脉可见血管炎,管壁淋巴细胞浸润,可伴有血栓形成,也可见静脉纤维内膜增生,管腔闭塞。
10) 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是一种非血栓性、非炎症性肠系膜静脉闭塞,管壁平滑肌显著增生,管腔狭窄。
11) 肠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肠壁虫卵沉积,伴肉芽肿形成,急性期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慢性感染、陈旧病变或治疗后患者虫卵聚集处可缺乏肉芽肿或多核巨细胞反应,也可缺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现象。
12) 阿米巴病:常在肠壁形成烧瓶状溃疡,其内可见阿米巴滋养体。贾第虫病常累及近段小肠,滋养体呈泪滴状,位于肠绒毛之间如落叶状漂浮。
13) 梅毒感染:可见组织内浆细胞显著增生,围绕血管,warthin star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可见梅毒螺旋体。
14) 艰难梭菌感染:黏膜呈炎症?毒性和(或)缺血黏膜损伤混合模式,部分隐窝扩张,其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典型者炎性渗出物呈火山口状喷出,形成内镜下可见的黄白色伪膜。
15) 药物性肠病:是指药物所致肠黏膜损伤出血的一种急性病变,常见腹泻与肠炎。切记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镁等泻剂,山梨醇等脱水剂及过量的半乳糖,果糖等都可引起渗透性腹泻。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酚酞,有时可引起严重的肠绞痛。酚酞和蓖麻油可阻滞肠内对钠的吸收从而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