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便秘,试试这几招!
防治便秘,试试这几招!
便秘是一件较普遍的事。据统计,我国的便秘人群总体患病率为3%~1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怎样才算便秘?
-
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
-
大便过于干硬,形状像“羊粪球”;
-
排便时感到费力;
-
有肛门直肠梗阻和(或)堵塞感;
-
需要用手法辅助;
-
需要用泻药、灌肠等手段维持排便;
-
有排便不尽感。
最佳排便时间与姿势
早上5~7时,大肠蠕动,此时最宜排便。因此,建议晨起后喝杯温开水,加快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排便时间最好控制在3~5分钟,以防痔疮等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如厕姿势还是蹲位好,相对于坐位排便,蹲位排便能促使肛直角完全打开,降低耻骨直肠肌对于直肠的影响。如果采用坐便器,可通过抬高下肢,借助踏脚凳来调整排便姿势。
此外,每日充足的睡眠对正常排便是很重要的。充足的睡眠是气血旺盛的基础,气血足,则大便通。
4种方法可改善便秘
饮食调整
按摩腹部
所谓常运动,“肠”年轻,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肠蠕动,促进排便。中医传统摩腹手法能够帮助肠道活跃起来。
方法: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双手重叠至于右下腹部,沿着结肠走向进行。由慢到快,从轻到重,以加快肠蠕动,促进排便,每次至少坚持10分钟。
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同样能促进肠道蠕动,如隔姜灸天枢穴、足三里敲打等。
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两寸,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
主治:便秘、肠鸣、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炷隔物灸(例如隔姜,姜切片,上面扎孔)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
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可用敲打法,每天敲打200次。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
凯格尔提肛运动训练
第一步:躺着,选择自己最舒服、最容易放松的体位。
第二步:训练开始前先放松10~15分钟,闭上双眼,完全放松思绪。
第三步:缩紧肛门,提升盆底,每次收紧最好保持6~10秒,然后放松10秒,再重复(手脚、肚子等其他地方尽量不要用力)。
保证一组10次,每天3次,上述方法可改善腹肌、盆底肌的肌耐力及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