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心理卫生
妇女心理卫生(健康)是妇女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妇女的心理功能处于适宜的健康状态。女性一生中出现的任何心理上的症状称为心理卫生。包括月经期,青春发育期,妊娠产后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外在表现主要有烦躁易怒失眠情绪低落,其中在经前,产后,更年期这三个阶段表现更为明显。
月经相关综合征(经前综合征(PMS) )
一、定义 周期性出现的精神症状,开始于排卵后并在月经来潮第一天或第二天消失。通常在20多岁开始,40岁是高峰,持续到更年期为止。
二、病因 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格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三、临床症状 情绪改变:易激惹,精神紧张,烦躁忧郁甚至哭泣喊叫。躯体症状:乳腺胀痛,腹胀,全身无力,疲乏失眠头痛等认知改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四、疗症状治疗:如舍曲林等抗焦虑、抑郁治疗,心理治疗。排卵期抑制剂:目前倾向用布舍瑞林。
五、健康指导
1.解除精神上的紧张和思想上的负担,保持乐观自信,坦然对待月经来潮。
2.日常生活中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生活要有规律。
3.少量多餐,同时采用低糖饮食,避免乳糖阻碍体内吸收镁。
4.限制盐的用量 ,低钠饮食,防止水分滞留。增加纤维素的摄取量。
5.节制使用含咖啡因食物的用量,如茶,巧克力,咖啡等,节制饮酒。
6.避免以利尿剂来缓解腹胀。以免矿物质流失过多
7.适度运动。缓和环境气氛,放松身心。
8.和谐的性生活。
9.适度安排工作进度与目标,勿使自己负担过大。
10.适度服用维生素B6,缓解情绪,有助排出水分;维生素A及D可改善皮肤健康;维生素C可减轻情绪紧张;维生素E可缓和乳房疼痛 焦虑沮丧等症状;钙和镁可预防经前痉挛和疼痛。
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一、 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心境症状和以自主功能失调为主的躯体症状。绝经是指月经停止一年以上。我国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
二、病因 内分泌功能状态、个体体质、健康状态、精神神精因素、社会环境 。
三、临床症状 躯体症状:泌尿生殖器官萎缩,血管运动不稳定和不规则月经出血。 心境障碍 。
四、 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若同时有中度或严重心境症状,应加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
五、 健康指导
1.加强宣传及健康宣教。
2.自我保健击退潮热,放松身心。
3.定期做妇科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4.家庭和社会应多给予关怀和体谅。
5.使用含钙高的食物,避免烟酒。
6.衣着适当,以便在潮热发作时增减。
7.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需求应予以关心和指导,不可压抑性生理。
8.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9.学会转移矛盾,应设法消除不利情绪,变害为利。如听音乐,郊游等。
10.适度运动,增加自己的柔软度,预防急性的肌肉损伤及骨质疏松。
生育相关的精神障碍
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多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社交能力不强等人群中发生,而患者大多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心理耐受力差的产妇。
1定义:产后抑郁为中等程度的抑郁,属于神经症性,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介于10%-15%。
2 病因:心理因素、有过抑郁症历史、经前不孕症历史的妇女、怀孕年龄、单独居住、缺乏社会帮助、孩子数量、婚后夫妻感情不和、……
3症状: 焦虑和抑郁心境,疲劳,睡眠障碍,食欲异常,注意力下降,不集中,存自杀想法或自杀行为,有时出现强迫观念行为等。最严重的为产后精神错乱,患者产后立即出现症状而且非常严重,常包括严重的兴奋、混乱、失望感、羞耻感、失眠、妄想、错觉幻觉、说话急促、狂躁。产后精神错乱必须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就会有自杀或者伤害孩子的危险。
4 治疗 :心理治疗个体 集体或婚姻咨询认知治疗、生物学治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