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人健康教育
一. 初期(3—4天)
1.病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并在其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发热。
2.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
3.传播途经:病毒通过飞沫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少见。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但病后能获持久免疫。
4.休息指导: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5.饮食指导: 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
二、出疹期(3-5天)
1.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
2.加强五官的护理:室内光线直柔和,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
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水,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液含漱
3.饮食指导: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出疹期间,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可进食流质饮食,如稀粥、藕粉、面条及新鲜果汁、菜汁等.有合并症时,可用高热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多食牛奶、鸡蛋、豆浆等易消化的蛋白质和含维生素C丰富的果汁和水果等。
4.预防感染的传播 :对病人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疹后10天
5.高热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室温于18~22C,湿度50%~60%。衣被穿盖适宜,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监测体温,观察热型。高热患儿可用小量退热剂,忌用乙醇擦浴、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
三.恢复期(3-5天)
1. 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指导家长做好饮食护理,无需忌口.,逐步给予容易消化、吸收,且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猪肝泥、清蒸鱼、瘦肉、氽丸子、西红柿炒鸡蛋、嫩菜叶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2.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3)自动免疫: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
(4)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