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乏力需重视,警惕颅内肿瘤作怪
手脚乏力需重视,警惕颅内肿瘤作怪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科高新技术之脑深部胶质瘤篇
(先进技术的应用,助力医生完成高风险手术)
家住宜宾市叙州区喜捷镇6岁多小唐唐近来被爸爸妈妈发现走路不稳且右手活动不灵活。于是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做检查发现原来是颅内长有一个肿瘤,肿瘤压迫脑神经,导致小唐唐的右侧手脚出现肢体乏力。随后小唐唐办理住院手续住进了神经外科一科病房,经全面的术前检查,结果显示小唐唐的肿瘤位于左侧丘脑及中脑区域,该区域有着重要的神经功能,如管理人体意识状态,肢体运动以及神经内分泌等重要功能,该部位手术风险很高。加之患儿年龄较小,承受手术打击能力较弱,国内顶级医学中心教授阅片后建议活检或待患儿症状再加重后手术。因小唐唐目前右侧肢体乏力已经影响到行走和学习,其爸爸妈妈强烈要求手术切除肿瘤。经过全科医师的讨论,为小唐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另外,术前邱俊副主任医师采用3D-Slicer软件进行肿瘤、血管及神经以及白质纤维束的可视化,了解其间关系,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手术由易勇主任医师主刀,邱俊副主任医师协助。通过将近7个小时的手术,顺利切除了小唐唐颅内的大部分肿瘤。术后病理报告提示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经过术后近半个月治疗,小唐唐右侧肢体乏力明显改善,可以在病房随意活动,右手又可以握笔写字了,现已康复出院。
术前肿瘤与血管、神经关系数字化建模,制定手术方案
肿瘤与神经可视化
术后恢复良好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科邱俊副主任医师介绍:小唐唐颅内的肿瘤属于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好发于各种年龄阶段,脑胶质瘤所导致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其占位效应以及所影响的脑区功能。胶质瘤由于其在空间的“占位”效应,可以使患者产生头痛、恶心及呕吐、肢体瘫痪、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此外,由于其对局部脑组织功能的影响,还可以使患者产生其他的症状。比如,视神经胶质瘤可以导致患者视觉的丧失;脊髓胶质瘤可以使患者产生肢体的疼痛、麻木以及肌力弱等症状;中央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运动与感觉的障碍;语言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困难。
手术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环节。手术不仅可以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肿瘤细胞,缓解患者症状,并为下一步的其他治疗提供便利。对于一些低级别胶质瘤,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的完整切除,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
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对于部分别胶质瘤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放化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我科手术显微镜、术前纤维束成像、术中神经电生理、术中神经导航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肿瘤切除更完全,术后功能更好。术后经过综合治疗,存活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特别是像小唐唐这种低级别胶质瘤,部分患者甚至能达到治愈。
愿小唐唐在以后的日子过得开开心心
联系人:易勇主任医师;邱俊副主任医师
健康咨询电话:18683133366(邱俊医生);0831-8255035(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北大街96号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B区4楼神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