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五方面影响因素
第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以胃癌为例,若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曾患胃癌,那么这一人群胃癌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发病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因素,如家族性肠息肉病是公认的家族性疾病,一个成年的家族性肠息肉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息肉迟早会发生癌变。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也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的结肠癌,这些人的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突变,很容易发生结肠癌。
第二是饮食因素。有下列饮食习惯者易患胃癌: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食谱中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若嗜好过多的动物脂肪与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与富含纤维素食品的人,易患结肠癌。同时,霉变的谷物含有多种真菌毒素,经常食用霉变的谷物,也容易得胃肠道癌。例如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不但强烈致肝癌,也可能引起胃肠道癌症。
第三是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会影响人类饮用水源以及土地,进而污染蔬菜、水果、粮食及饮用水。这些都是罹患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陆续报道的一些癌症村或者癌症高发地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环境严重污染有很大关系。
第四是不良生活嗜好与习惯。比如,吸烟者的胃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0%,而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与结肠癌有一定关系,嗜食烟熏、烤制食品有可能摄入苯丙吡等致癌物,嗜食腌制鱼类和肉类则可能为亚硝胺盐、细菌肉毒素等所害。
最后是胃肠道疾病因素。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巨大的良性溃疡等,都是癌前病变,它们沿下列途径导致癌症:慢性炎症→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轻、中、重)→癌变。同时,家族性肠息肉病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血吸虫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家族性肠息肉病、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可能引发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