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一站式治疗
特色诊疗技术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自建科以来,秉承“一切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宗旨,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廉”的原则,开展了诸多开创性、尖端性的诊疗技术,独具特色,其总体医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下面介绍下我科的特色诊疗之一:
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站式微创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静脉系统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形成血栓。此病最大的风险是急性期血栓脱落,发生致死性肺栓塞;慢性期出现血栓后综合征,如: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静脉性跛行、静脉性溃疡等并发症。
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多采用抗凝及溶栓等保守治疗,而手术方式则多为传统的切开取栓术。单纯抗凝、溶栓治疗,虽然能使部分下肢深静脉主干再通(或部分再通)、或建立侧支循环,但深静脉瓣膜功能严重受损,且髂、股静脉的再通率低,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研究汇总分析显示:仅有4%的单纯抗凝治疗的患者血栓显著或完全溶解,14%的患者血栓部分溶解。其余82%的患者未获改善或情况更糟糕。而抗凝结合溶栓治疗的患者: 18%的患者全部或部分清除血栓, 45%的患者症状获得部分改善,而37%的患者治疗失败或情况恶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5年随访显示,单纯抗凝治疗后:90%患者患肢肌肉泵功能衰竭,同时近段深静脉瓣膜破坏,有静脉功能不全表现(静脉曲张、肢体肿胀),40%的患者将会发生静脉跛行,而高达15%的患者将会发生静脉性溃疡。溶栓治疗后也仅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有良好的静脉造影结果。虽然传统手术取栓可以迅速解除深静脉梗阻,恢复深静脉通畅,避免静脉瓣膜遭受血栓机化的破坏,维持下肢深静脉正常功能,缓解小腿腓肠肌急性水肿,避免腓肠肌泵功能衰退,最大限度减少PTS的发生。但是手术损伤静脉内膜,极易继发血栓形成,对于肢体远端的血栓,因取栓导管过瓣膜困难、分支血管多,存在取栓不完全、大量失血等情况。因此是否行传统取栓手术,目前仍存在争议,只有在股青肿等重症病例,才行切开取栓术。
我科借鉴国内外知名血管外科中心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经验,提出了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一站式微创治疗理念。让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全程微创化解决静脉血栓的疾病痛苦,不再经受疾病反复发作加重、到处寻医问药的折磨。
我科采用分阶段、多步骤、程序化的分期手术策略来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根据深静脉血栓病人的发病时间,把病人分为急性期病人及后遗症期病人,根据不同的分期又采取不同的微创治疗策略。
对于急性期静脉血栓的病人:
第一阶段采用目前国内、国际上最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式:微创手术下行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的导管直接溶栓(CDT):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药物通过导管的多侧孔直接作用于血栓,局部浓度高,能显著提高静脉血栓的溶解率,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最大可能降低静脉血栓后综合症的发生率。在治疗中我科开创性使用对侧肢体翻山技术,采用一个静脉穿刺孔,同时完成滤器置入及导管置入,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血管损伤、同时大大提高溶栓疗效。
第二阶段,溶栓完成后,再次手术明确治疗效果,同时寻找可能的致病原因,如:静脉受压迫导致静脉回流受阻(Cockett综合征)等。一旦发现后予以积极的腔内治疗,防止病人出现病情反复。
第三阶段,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并调整病人口服药物,实现病人治疗效果最佳化。
虽然看似病人要经受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治疗过程,实际上以上三步,全程均为高度微创化手术,局部麻醉下操作,减少了手术创伤,加快恢复速度,整体治疗周期15天左右,实际住院天数10天左右。治疗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治疗过程中、及各次手术后病人共需卧床4-5天;其余时间不限制病人活动及饮食。第二阶段完成后病人可出院休息,第三阶段仅需住院3天左右即可出院;全部治疗完成后病人在大腿根部仅有针眼大小手术疤痕。而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要远远优于传统抗凝、溶栓治疗,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美国国家静脉注册研究发表迄今为止最大的关于急性DVT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报告:导管直接溶栓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初次治疗中65%血栓得到完全清除。1年后随访示这其中78%的患者维持静脉通畅。
而对于后遗症期病人,目前国内外,并无良好的治疗方式,大多采用弹力袜加压包扎、口服药物减轻症状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虽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但很多病人会出现渐进性的症状,如静脉曲张、肢体肿胀、静脉跛行,静脉性溃疡(老烂腿)等,甚至很多患者会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给病人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对于这一期病人,我科也采用类似急性期病人的分阶段、多步骤、程序化的分期手术策略。所不同的是因为陈旧性血栓的难以完全溶解,部分病人深静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我们必须为其重建血管通路,行血管内球囊扩张手术或支架成型手术。
目前在我科治疗后的这部分病人,下肢肿胀基本消失,很多以前不能从事轻重体力劳动的病人,术后也可进行正常体力劳动;腿部溃烂,难以行走的病人,溃疡也得以愈合。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救治
急性肺栓塞因其凶险的病情,极高的死亡率甚至让医务人员闻虎色变。据统计,整个欧盟的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病情况是:深静脉血栓684019例,肺栓塞434723例,而静脉血栓栓塞病人的相关死亡病例达到惊人的543454例。而另一份研究显示:长达30年的尸体解剖研究显示了肺栓塞的严重程度,所有住院患者中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死亡率为0.36%。医疗条件较好的欧盟尚且如此,在我国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要更高。
得益于我院良好的管理制度,各科室之间紧密的配合,医护人员高效率的病人处理流程,我科目前开展了急性肺栓塞的微创手术治疗,手术中快速造影,明确血栓大小,部位,采用先进的导管碎栓及溶栓技术,快速击碎血栓并接触式溶解血栓。对于急性肺栓塞的病人,从发现病人肺栓塞出现昏迷,到完成手术病人意识恢复、生命体征稳定,仅用时不到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