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勿忘防病
汛期来临,勿忘防病
汛期来临,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多起洪峰过境,我市多处沿江房屋街道进水。水灾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还会带来许多疾病。所以,大家在匆忙防汛抗旱的同时,不要忘记汛期前后所带来的身体疾患。
首先,突发洪水,大部分生活垃圾及污水混合流入生活区域,部分人在长时间涉水后,容易引起皮肤溃烂、感染,甚至出现风湿病、关节炎等。
第二,暴雨洪涝过后,再遇处暑,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易患暑热、湿热,引发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如肠道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
第三,暴雨洪水常会破坏蛇虫鼠蚁的栖息地,则汛期过后,大家在收拾被洪水洗劫后的房屋时,可能会忽略家里出现的这些不速之客,而很多疾病如蛇鼠咬伤、虫媒传染病也就是由它们带来的。
第四,汛期因突遇生活受难,面临生活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甚至亲人病亡,部分人会因精神紧张、悲痛而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部分人还会出现精神疾病。
如何安稳平安地度过汛期呢?
1.“强身健体”是首要任务,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有了强健的身体,病邪自然敬而远之。
2.要定时喝水,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涉水及阳光暴晒。
3.暴雨洪涝期间,水源是很容易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污染,我们要尤其注重饮用水卫生,一定不喝生水,取水点要远离粪便、垃圾,盛水的器具一定要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对不能确定是否污染的水源一定要先消毒,一定要先进行消毒。
4.加强防蚊灭鼠,屋里屋外消毒后再入住,已经暴露的食物一定丢弃不能再食用。
5.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党和国家,相信困难是一定可以战胜的。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可即刻到医院就诊。
中医药对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肯定,更多的人开始相信中医。那么,中医在防汛防病过程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呢?
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经过望、闻、问、切的诊察方法,全面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抓住病人的主病主证,会因人、因病、因证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附:(四川省防汛救灾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