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易误诊为小儿肺炎的四例病历大家互相学习

点击量:72 来源:一搜宝宝 发布时间:2009-07-17
易误诊为小儿肺炎的四例病历报告
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典型的肺炎诊断并不难。而有些非肺炎性疾病却伴有呼吸道症状或肺部体征,易误诊为肺炎,作者报报告4例误诊为肺炎的病例,以引起同道的警惕。
1.病例资料
【例1】女,32天。因昏睡,拒乳,口唇发绀,口吐白沫,四肢湿凉,两肺闻及湿啰音,以支气管肺炎收入院。按肺炎治疗,病情无好转,流涎增多,两肺湿啰音同前。查体时闻及蒜味,且瞳孔小,即追问病史,家属述发病前傍晚,患儿居住房间喷洒过敌敌畏以灭蚊,次日清晨见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急查胆碱酯酶10U/L,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予阿托品、碘解磷定治疗痊愈。
【例2】男,16个月。因反复咳嗽3个月入院。在院外诊断为喉炎、支气管肺炎,多次住院治疗,每次经抗感染等治疗好转,但常复发。查体:右肺闻及干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中肺下部片状模糊阴影;结核菌素闻试验、支原体抗体、红细胞沉降率检查均正常。经认真询问病史,其母诉3个月前吃瓜子时逗笑后出现呛咳,此后经常咳嗽。经耳鼻喉科做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支气管有半粒葵花籽并随即取出。此后咳嗽、肺部片状阴影很快消失。
【例3】男,3个月。足月顺产第1胎。生后20天出现恶心、呕吐、呛咳,有反刍现象。呕吐物吐不出时表现烦躁,吐后安静。在外院摄X线胸片后诊断为肺炎,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2周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复查X线胸片示两肺少许点状影,诊断为肺炎入院治疗。入院后观察,患儿呕吐后屏气,面部发绀,结合出生后生长发育及体重增长缓慢的情况,考虑有先天性胃肠疾患,给予食道、胃肠钡剂透视,诊断为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吸入性肺炎。予以对症治疗,症状好转,但出院后因不慎窒息死亡。
【例4】女,35天。因喘憋、哭闹时面部发绀10天,在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无效来我院。门诊X线胸透示右肺下叶有片状阴影,左肺肺气肿。查体:体温37℃,脉搏140/min,呼吸68/min,呼吸浅快,鼻翼扇动,口周轻度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未见异常。查血常规正常。予吸氧、控制感染等治疗,呼吸急促无改善,再次行X线胸透及摄胸片,见右侧胸腔有充气肠曲和胃泡影,右肺受压,纵隔向对侧移位,诊断为先天性膈疝,去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医院新闻 查看更多
比茶卡盐湖更美的是她的医者仁心 2021-11-08
近日,宜宾市二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表扬信,对医院职工赵晓玲在参加全省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2021年度第一期示范疗养活动时积极参与救治一名突发心脏骤停游客的见义勇为救援行为进行表扬。9月26日上午,赵晓玲与同行的伙伴们正在茶卡盐湖景区周边休息,突然听到有人呼喊‘救命’,就立马跑过去,发现一名游客已心脏骤停晕倒在地,初步查体后,他们立即轮流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为病人争取更多抢救时间,由于现场医疗条件有限,患者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当地医院。 “我们此次参加疗养活动的一共30人,其中有7名医护人
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开展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廉洁警示教育 2021-10-22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10月20日下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颜乾刚带领新任科级干部和党总支书记共30余人,赴宜宾市廉洁教育基地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反腐倡廉,兴国安邦”、“严守规矩,不越底线”、“家风滋养,正风护航”三个主展厅,听取了讲解员对党纪党规、反腐倡廉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以及宜宾本地仁者智士、清官廉吏的良好家风故事的讲解,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及违纪人员忏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 2021-10-16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为了加快落实省卫健委关于加快推进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规范设置和管理的相关要求,2021年10月15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学科主任牛倩来到我院临港传染病院区实地调研,并给发热门诊的实验室规范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牛倩主任到妇女儿童院区分子实验室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了分子实验室各检验项目的检测流程,对各岗位的风险评估及流程优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临港院区调研结束后,牛倩主任会同聂滨主任、运管部张应驰老师、检验科施绍瑞等老师参加了发热门诊实验室规范建设讨论会,就发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