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诊疗思路

点击量:115 来源:一搜宝宝 发布时间:2009-07-17
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科、DNA病毒。与其他疱疹病毒类似,急性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体内。一旦机体免疫机能降低,病毒即可激活(reactivation)致病,故为“机会”致病微生物。

    CMV感染是器官移植包括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SOT)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大约50%的移植受者在接受器官移植后的不同阶段从体液(如唾液、尿液)分泌CMV,通常起始于移植后1个月,在2~3个月达高峰,因此实体器官移植后1~3个月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00天内是CMV感染的高发期。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普遍早期开始抗病毒预防治疗,CMV迟发感染的比例升高。

    器官移植受者感染CMV的途径有三个:

        (1)原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血清CMV抗体阴性受者接受来自血清CMV抗体阳性供者的血液制品或器官;

    (2)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或复发(reactivation):血清CMV抗体阳性受者体内潜伏的病毒在器官移植后激活;

    (3)双重感染(superinfection)或重新感染(reinfection):CMV血清学阳性的受者接受来自血清CMV抗体阳性供者的细胞或器官,即受者感染了来自供者的不同品系的病毒。临床上很难区分继发感染和双重感染,但目前认为后者更常见。

    正常宿主原发感染CMV后,细胞毒T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防御细胞。由于器官移植受者接受大量免疫抑制剂治疗使得免疫机能受损,因此感染CMV后不能建立迅速有效的CMV特异性细胞免疫防御机制,导致进展性CMV感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CMV感染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器官移植(骨髓、肝、肾、心、肺、胰腺、小肠)的种类、供者和受者CMV血清学状态、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移植物排斥情况。

   在继发感染者,由于机体的免疫机制可以动员回忆反应,患者通常病情较轻,甚至没有症状。而在原发感染,病毒可在体内迅速复制,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据统计,实体器官受者严重CMV感染病例中,40%~60%为原发感染。影响CMV感染的重要外因是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菌素血浓度升高与发生CMV感染率增高密切相关。与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不同的是,大多数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所发生的CMV感染是体内潜伏病毒的复发,而非原发感染。

    CMV是一种免疫调节病毒,病毒感染宿主后将影响宿主的免疫功能。例如CMV能抑制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并引起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比例发生变化,例如使CD4+/CD8+比例倒置。CMV感染增加了机体对其他机会性致病微生物(如卡氏肺孢子菌、白色念珠菌)的易感性。而CMV感染后发生严重细菌感染也不少见。更糟糕的是,CMV感染还可能和随后发生的移植器官功能紊乱有关。

    发生在器官移植受者的CMV感染通常表现为亚临床病毒血症,即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可在患者的尿液或呼吸道中发现脱落的病毒。症状性CMV感染既可以表现为“CMV感染综合征”即出现发热、疲劳、肌肉酸痛、白细胞减少等;也可以表现为器官特异性疾病如CMV肺炎、CMV肝炎、CMV心肌炎等。如前所述,严重CMV感染多见于原发感染,即血清CMV抗体阴性受者接受来自血清CMV抗体阳性供者的血液制品或器官。

诊断CMV感染的金标准是在组织、体液或细胞学标本分离到病毒包涵体。

    如确诊CMV肺炎是在肺组织标本中分离到病毒包涵体,但实际临床活检标本很难获取。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血CMVpp65抗原检测和CMV定量PCR。pp65抗原是CMV在复制周期早期在白细胞内表达的一种结构蛋白,其定量检测水平和CMV病毒血症及CMV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发生CMV感染与体内的病毒载量高低密切相关,因此用PCR方法定量检测全血、血浆、白细胞、尿液、肺泡灌洗液(BALF)、脑脊液、组织标本中的病毒载量,目前被认为是诊断侵袭性CMV感染的最好方法。众所周知,CMV PCR定性检测的临床意义很局限,因为这种方法不能区分潜伏的病毒和正在复制的病毒。而用定量PCR方法监测外周血中CMV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筛选出那些可能发生症状性CMV感染的高危患者,并及时开始预防治疗;也有助于观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确定停药时机。

    至于CMV血清学指标即CMV IgG和CMV IgM,对诊断进展性CMV感染意义有限。CMV IgG反映即往曾经感染;而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抗体产生延迟,即使CMV IgM阴性也不能排除CMV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更昔洛韦应用于临床以前,治疗CMV感染需要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因此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几率增高。而现在有了更昔洛韦,就可以保证维持基本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如果出现排斥反应,可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抗淋巴细胞抗体。

    目前更昔洛韦是防治CMV感染的首选用药。起始强化治疗用量为:IV 5mg/kg q12h或q8h至少2~3周,继而维持治疗以IV 5mg/kg qd或口服(1000mg,q8h,与食物同服)。口服更昔洛韦可用于CMV感染的维持治疗和预防治疗,但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较低。更昔洛韦的主要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骨髓抑制、溶血、肾毒性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更昔洛韦能有效抑制病毒在肺脏复制,但单独抗病毒治疗对CMV肺炎疗效不佳,提示CMV肺炎的发病还存在和病毒复制无关的机制。与AIDS患者不同,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不需要更昔洛韦长期维持治疗。

    关于CMV感染的抗病毒疗程并无统一方案。据文献报道,尽管目前可有效治疗CMV感染,但原发感染患者在初次发病控制后的复发率仍可达60%。所以有学者建议静脉应用更昔洛韦强化治疗2~3周后,维持治疗可持续较长时间,总疗程达3个月可显著降低CMV感染的复发率。

    同其他疱疹病毒一样,症状性CMV感染临床治愈并不代表病毒清除,病情控制后CMV将长期在体内潜伏,所以器官移植受者在初次CMV感染后仍可发生再次感染。大多数CMV感染复发发生在初次感染临床治愈后3个月内,而且往往涉及多个器官,病死率较高。但复发时用更昔洛韦治疗仍然有效。

    Valganciclovir是缬氨酸酯修饰的更昔洛韦,其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较高,适用于CMV感染的维持治疗和预防治疗。研究显示,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口服更昔洛韦和口服缬昔洛韦预防CMV感染的效果无显著差异。

    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适用于对更昔洛韦耐药的CMV感染和不耐受更昔洛韦的患者,但该药的肾毒性较强,患者不易耐受。

    人免疫球蛋白中含有CMV抗体,而高效价CMV免疫球蛋白中CMV中和抗体的滴度是普通人免疫球蛋白的5~8倍。若干研究证实,抗病毒治疗联合高效价CMV免疫球蛋白可显著提高实体器官移植受者CMV感染的疗效,其机制不仅与中和抗体有关,也和被动免疫有关。免疫球蛋白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价格昂贵。但对于CMV肺炎,由于单独应用更昔洛韦疗效不佳,病死率高,研究证实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大大提高存活率。其应用策略与更昔洛韦相似,也分为强化和维持两个阶段,即强化治疗2~3周,剂量IV200-500 mg/kg qd;维持治疗IV 200-500mg/kg qod。
医院新闻 查看更多
比茶卡盐湖更美的是她的医者仁心 2021-11-08
近日,宜宾市二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表扬信,对医院职工赵晓玲在参加全省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2021年度第一期示范疗养活动时积极参与救治一名突发心脏骤停游客的见义勇为救援行为进行表扬。9月26日上午,赵晓玲与同行的伙伴们正在茶卡盐湖景区周边休息,突然听到有人呼喊‘救命’,就立马跑过去,发现一名游客已心脏骤停晕倒在地,初步查体后,他们立即轮流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为病人争取更多抢救时间,由于现场医疗条件有限,患者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当地医院。 “我们此次参加疗养活动的一共30人,其中有7名医护人
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开展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廉洁警示教育 2021-10-22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10月20日下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颜乾刚带领新任科级干部和党总支书记共30余人,赴宜宾市廉洁教育基地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反腐倡廉,兴国安邦”、“严守规矩,不越底线”、“家风滋养,正风护航”三个主展厅,听取了讲解员对党纪党规、反腐倡廉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以及宜宾本地仁者智士、清官廉吏的良好家风故事的讲解,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及违纪人员忏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 2021-10-16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为了加快落实省卫健委关于加快推进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规范设置和管理的相关要求,2021年10月15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学科主任牛倩来到我院临港传染病院区实地调研,并给发热门诊的实验室规范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牛倩主任到妇女儿童院区分子实验室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了分子实验室各检验项目的检测流程,对各岗位的风险评估及流程优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临港院区调研结束后,牛倩主任会同聂滨主任、运管部张应驰老师、检验科施绍瑞等老师参加了发热门诊实验室规范建设讨论会,就发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