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胃,对“胃”好一点
刚刚过完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各家各户都摆出最丰盛的佳肴、最醇香的酒来招待亲戚朋友。或是组团到外面搓一顿,犒劳自己一年的付出。但佳节过后,有一些朋友却出现了腹部不适,比如:腹胀、嗳气、反酸,进食后腹痛、夜间腹痛、清晨腹痛,排便规律改变等。咬牙做个胃镜,提示胃炎,除了该吃的药,消化科医生说:“回去好好“养胃”吧!”可能老百姓一听说养胃,第一反应就是喝清淡的粥、喝营养的奶、炖点鸡汤鱼汤、吃绵软的蛋糕就行了。那么,遭遇胃炎时,到底该怎么养胃呢?
急性期:患者仍有明显恶心、呕吐、腹痛时,应暂停进食,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葡萄糖等。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反应。临床症状较轻者,可饮用少脂流食,如米汤、藕粉、蔬菜汁、果汁等。每餐量不应超过300ml。
过渡期:如患者症状好转,可给予低脂少渣半流食,如稀粥、蛋羹、清汤面条、馄饨等。继而逐渐过渡到少渣软食。
疾病恢复期:宜食少渣软食,并逐渐补充蛋白质,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清蒸鱼、荷包蛋、豆腐丸子等。
饮食禁忌:1)有肠炎腹泻或腹胀明显患者,避免在急性期食用牛奶、黄豆及豆制品等易胀气食物。2)在急性期,应避免芹菜、韭菜、竹笋、粗杂粮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3)。避免食用咸菜、泡菜及香肠、腊肉等腌腊制品。4)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水果。5)烹饪宜清淡,蒸煮软烂,少油少盐,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调味料。6)戒烟限酒,避免服用浓茶、浓咖啡、碳酸饮料。
菜谱推荐:
1、 杂蔬虾仁粥:
原料:大米、小米、虾仁、胡萝卜、玉米粒、生菜、生姜、香菜、葱花、少量盐调味。
做法:
1、胡萝卜切丁,生菜切碎;虾仁用料酒和盐腌制15分钟。
2、将大米和小米在砂锅中大火煮至开花,约需20分钟。
3、放入胡萝卜丁、玉米粒、姜丝放入锅中,中火熬约10分钟。
4、将腌好的虾仁、生菜碎放入锅中,煮5分钟关火。加入盐、葱花、香菜调味。
特点:大小米粗细搭配,加上胡萝卜、叶类蔬菜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虾仁提供优质蛋白。
1、 白灼虾:
原料:厄瓜多尔南美白虾、姜片、葱段、料酒。可配酱油蘸料。
做法:
1、鲜虾剪去虾须虾枪,用牙签挑出虾线,洗净备用。
2、冷锅起油,将姜片、葱段爆香。倒入少许白酒,再加入适量白水,用大火烧开。
3、待水滚沸后将处理干净的大虾放入锅中灼熟。
4、将灼熟的虾迅速放入冰水中,捞出淋干水分盛盘。
5、制作酱油蘸碟,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味精、醋、芥末等。
特点:虾肉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白灼的做法又符合低油低盐的标准,营养而不失美味。
3、西兰花虾酱玉子豆腐
原料:玉子豆腐、虾仁、西兰花、老姜
做法:
1、西兰花摘小朵开水中焯熟,捞起过凉水,于碗底摆盘。
2、玉子豆腐小心切段后摆盘于西兰花上。隔水在蒸锅中蒸熟。
3、虾仁切碎,加少量老姜、盐、水淀粉炒熟后淋在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