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6小时竟然比睡9小时有效!你睡对了吗?
近日,《Science》杂志刊发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它指出——沉浮于工业社会的诸君,你们并没有睡眠不足哟!
被误解的历史
8小时睡眠时间的金标准部分来自于对历史的分析——工业化之前人们的睡眠时间。由于缺乏有效的统计数据,许多研究者推断,古人——甚至更往上追溯——我们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祖先们,他们的睡眠时间应该是从黄昏到黎明。也就是说,古人大约比工业国家的现代人每天至少多睡2-3小时。
基于这个逻辑,临床上推荐的成人睡眠时间为8-9小时,美国睡眠基金会的推荐时间为7-9小时。
但仔细想想,这个认为前工业时代的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推测,有些站不住脚。全球的自然光照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靠近北极圈的原住民怎么办?
研究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对于这种没有切实数据,仅凭逻辑推导的结论,终于有人坐不住了。Jerome Siegel,加州大学的一名神经生物学家,站出来挑战这看起来像是拍脑门想出来的“医学常识”。
当然,神经生物学家不具备穿越时空的技能,但是地球上还有非工业化地区,那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似乎应该过着传说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Siegel选择了南美和非洲的几个以采集和渔猎为主要生存手段的社群,对他们的睡眠情况进行监测和追踪。
结果发现,影响他们睡眠时间的,并不是光照情况,而是温度。在研究中,来自南半球非洲San地区的样本在11月-12月期间每天早上在日出后1小时才醒来,而几乎同纬度的南美Tsimane有着和他们几乎一致的昼夜时间分布,当地样本却在日出前1小时20分起床。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两个结果,显然,日照时间和醒来时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影响他们的是两地的温差。出于同样的原因,研究中还观测到了整个受调查群体冬季比夏季长大约1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受调查者们并没有如预计一般在日落后就休息,相反,他们会持续活动2.5-4.4小时,直到温度下降至低点,才会睡去。监测结果表明,这些靠相当原始的方式生活的人,并没有比工业国家的人多睡,他们的实际睡眠时间是5.7-7.2小时,即使算上醒来赖床的时间,也不过是6.9-8.5小时。而根据2002年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工业国家成年人人均睡眠时间大约为6.5-7.5小时。这么一比,浸泡在互联网、移动设备和随时爆炸的信息中的工业人口,并不比没水没电纯天然的原始人睡得少啊。
这份调查还附赠了一个睡眠小窍门:由监测结果得知,接受调查的这些部落人口虽然睡眠时间并没有达到8小时,也不睡午觉,但是白天几乎不会犯困。追踪结果显示,他们失眠率也相当低,仅有1.5%-2.5%,相比起来,工业人口的失眠率可高达10%-30%!研究者们认为,温度的变化也影响着睡眠的质量,睡眠时周围温度降低一些,可以保证睡眠质量,一定程度降低失眠率。
时间生物学有话说
实际上,早在这项试验之前,时间生物学的研究者就质疑过8小时睡眠这个时间标准。他们指出,比起睡眠时长来,对身体获得充分休息更有帮助的是养成有规律的生物钟。比如,每天在固定时间睡和醒的生物钟,即使只有6小时长度的睡眠,也比每天无定时地乱睡9个小时的效果要好得多。许多人感到困倦也许并不是睡眠时间长度不够,而是没能在正确的时间睡和醒来。
那么,今天你睡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