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母乳喂养:可改变世界的营养行为

点击量:82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17

     2009年8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母乳喂养周。在流感大流行的背景下,世界母乳喂养运动联盟(WAB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机构共同发出倡议,在危急情况下,尤其要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拒绝母乳替代品。

    婴幼儿的生命最易受危急情况威胁

    危急情况,如地震、流感、战争……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冲突,都会破坏正常的生活环境,形成生存压力,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婴幼儿是最易受影响的人群。

    对于5岁以下儿童来说,在危急情况下的死亡危险本就高于其他年龄人群,如果这些儿童同时伴有营养不良、罹患传染性疾病,那么其因疾病死亡的危险将至少是正常儿童的2倍。

    恶劣的生存环境、不适当喂养可引起的婴幼儿营养不足,与婴幼儿发生腹泻、麻疹、疟疾和肺炎等相关。这些疾病均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据WHO统计,每年1090万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中,60%直接或间接地由营养不良造成,通常与生命第1年中的不适当喂养相关。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状况可影响一生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婴幼儿时期的营养状况可影响人的一生。从英国学者巴克(Barker)提出的胎源假说,到对二战后出生人群(baby boomer)的研究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向人们展示,营养与健康在人生命的起点就注定相连——在胚胎或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者,成年后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更高。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将对其成年后的认知、运动功能、生理和社会、情绪等各方面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婴幼儿期严重营养不良的影响还可能波及下一代。

    因此,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是值得全世界关注的。

    母乳对婴幼儿的保护作用

    对于婴幼儿来说,母乳是最为理想的营养来源,可以提供抗体和刺激婴儿免疫系统的酶,提高婴幼儿对疫苗的应答,降低婴幼儿发生腹泻、肺炎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危险。因此,在卫生条件不良的危急情况下,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保护意义更大——甚至可能决定生死。

    母乳喂养对下一代的保护作用也是绵延一生的。根据WHO近期的回顾,母乳喂养儿童发生哮喘、过敏、儿童期癌症和糖尿病、克罗恩病、结肠炎、心血管疾病以及耳感染的可能性更低,智力发育水平更高,在学校的表现更好。母乳喂养儿成年后的平均血压更低、总胆固醇水平更低、智力评分更高,成年后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更低。

    基于各种对母乳喂养有利的证据,WHO推荐,所有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都应接受单纯母乳喂养。之后,为了满足其营养需求,在母乳喂养之余还应添加安全的辅食,母乳喂养应持续到至少2岁。

    母乳喂养面临着各种挑战

    证据表明,母乳喂养是对婴幼儿最好的保护,但在生命最初的4个月期间,全世界接受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超过35%。母乳喂养本是一种天然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天然行为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在菲律宾,母乳喂养至4~5个月的比例由1998年的20%下降至2003年的16%。据估计,菲律宾1.6万名5岁以下婴儿死亡与不适当喂养相关,包括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对母乳喂养的认识误区显然是阻碍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断发展和变革的社会逐渐增加了家庭在适当喂养和照护婴幼儿方面的困难。传统的多层家庭结构瓦解,哺乳母亲得到的家庭支持减少、面临的工作和生存压力增加等,以及收入、福利等社会因素都可影响母乳喂养。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HIV流行和母婴传播HIV风险,也对母乳喂养形成了挑战。

    另外,自然灾害或战争可造成人口流离失所、食品缺乏等,也加剧了母乳喂养的难度。若母亲的基本生存受到威胁,母乳喂养自然无法开展。目前,全世界约有550万名5岁以下儿童因此而难以得到适当照护和喂养。

对危急情况下开展母乳喂养的认识误区
误区1:营养不良母亲无法进行母乳喂养
正解:中度营养不良不会影响或很少影响母亲的乳汁产量。母体会消耗自身身体储存的能量来继续制造乳汁。因此,营养不良的母亲仍可以哺乳,但还是需要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
误区2:压力抑制母亲乳汁的产生
正解:压力可能暂时干扰乳汁流动,但并不会抑制母亲乳汁的产生。虽然哺乳期女性比其他女性的血中压力性激素浓度更低,但仍应尽可能地给哺乳女性提供一个压力较小的环境。
误区3:一旦停止哺乳,就不能再重新开始哺乳
正解:曾经哺乳的母亲中断哺乳后可以重新开始泌乳,没有时间限制。
误区4:HIV阳性母亲不应该开展哺乳喂养
正解:除非完全母乳替代品是可接受的、可行的、可负担的、可持续的、安全的,否则母乳喂养6个月仍然是对婴幼儿最安全的选择,这可为儿童提供不感染HIV又能存活的几率。出生6个月内采取混合喂养是最危险的选择,不但增加HIV感染风险,也增加其他原因所致感染的风险。
    应对措施

    面临上述各种困难和挑战,母乳喂养这种天性使然的行为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WHO认为,医疗机构应该对准妈妈进行宣教,让其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喂养观念。以社区为基础的宣教和支持网络被证实十分有效。

    卫生机构应确保所有卫生工作人员的基础教育和培训覆盖哺乳生理学、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补充喂养、在危急情况下的喂养、满足必须母乳待用品喂养婴儿的营养需求。在所有新生儿、儿科、生殖卫生、营养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以及适宜的补充喂养等提供培训。对于有HIV感染的母亲,医疗机构应为其开展母乳喂养和适当开展补充喂养,以及正确选择母乳替代品提供指导。在危急情况下,还应该积极寻找营养不良儿童,及时干预其营养状况。

    国家、社会、企业应为哺乳期女性提供带薪假期、非全日性工作安排、挤取和储存母乳设施以及母乳喂养间歇时间,鼓励其进行母乳喂养。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并与各级政府机构一同保证其具体实施,以及监测、评价相关结果。

    后记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2年共同制定通过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至今,已有159个国家在其政策中体现了其行动的决心,超过100个国家正在改进婴幼儿喂养策略。这个可喜的趋势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母乳喂养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营养行为.

医院新闻 查看更多
比茶卡盐湖更美的是她的医者仁心 2021-11-08
近日,宜宾市二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表扬信,对医院职工赵晓玲在参加全省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2021年度第一期示范疗养活动时积极参与救治一名突发心脏骤停游客的见义勇为救援行为进行表扬。9月26日上午,赵晓玲与同行的伙伴们正在茶卡盐湖景区周边休息,突然听到有人呼喊‘救命’,就立马跑过去,发现一名游客已心脏骤停晕倒在地,初步查体后,他们立即轮流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为病人争取更多抢救时间,由于现场医疗条件有限,患者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当地医院。 “我们此次参加疗养活动的一共30人,其中有7名医护人
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开展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廉洁警示教育 2021-10-22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10月20日下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颜乾刚带领新任科级干部和党总支书记共30余人,赴宜宾市廉洁教育基地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反腐倡廉,兴国安邦”、“严守规矩,不越底线”、“家风滋养,正风护航”三个主展厅,听取了讲解员对党纪党规、反腐倡廉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以及宜宾本地仁者智士、清官廉吏的良好家风故事的讲解,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及违纪人员忏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 2021-10-16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为了加快落实省卫健委关于加快推进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规范设置和管理的相关要求,2021年10月15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学科主任牛倩来到我院临港传染病院区实地调研,并给发热门诊的实验室规范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牛倩主任到妇女儿童院区分子实验室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了分子实验室各检验项目的检测流程,对各岗位的风险评估及流程优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临港院区调研结束后,牛倩主任会同聂滨主任、运管部张应驰老师、检验科施绍瑞等老师参加了发热门诊实验室规范建设讨论会,就发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