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逾1500万儿童患多动症 成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点击量:74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14
中新社北京电(记者曾利明)在北京某小学二年级读书的小宝在学习、做事、玩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粗心大意、常丢东西、经常打扰别人,而且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学习出现障碍、成绩明显下降。经医生诊断,他得了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权威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的学龄儿童中的这种病发病率约达百分之五,约有患儿一千五百到一千九百万左右。为此,中国著名儿童精神卫生专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研究室主任王玉凤教授今天指出:多动症已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王玉凤在此间召开的“关爱成长,选择未来——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最新调查研究通报会”上强调: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约百分之六十五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酗酒、吸毒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五到十倍。患者的学业和职业成就都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负担。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礼来公司合作进行的此次儿童注意缺陷障碍专项研究,对北京、上海和长沙三地的八百一十二名六至十八岁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患儿家长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引起的学习成绩差、在校期间表现不佳、多动症给家庭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幼稚、不恰当行为”等问题最为关注。绝大多数的家长对该病影响孩子学业成绩、限制孩子发展感到焦虑。

  王教授称,该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调查发现,目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家长对现有治疗措施的满意度不高。最新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当一部分患儿的核心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共患其他行为、情绪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出现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焦虑情感障碍、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等;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及酒精和药物滥用的高风险人群。

  王玉凤指出,目前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对该病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认为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阶段特征,不足为奇;另一方面,有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愿意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认为多动症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精神疾病。


医院新闻 查看更多
比茶卡盐湖更美的是她的医者仁心 2021-11-08
近日,宜宾市二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表扬信,对医院职工赵晓玲在参加全省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2021年度第一期示范疗养活动时积极参与救治一名突发心脏骤停游客的见义勇为救援行为进行表扬。9月26日上午,赵晓玲与同行的伙伴们正在茶卡盐湖景区周边休息,突然听到有人呼喊‘救命’,就立马跑过去,发现一名游客已心脏骤停晕倒在地,初步查体后,他们立即轮流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为病人争取更多抢救时间,由于现场医疗条件有限,患者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当地医院。 “我们此次参加疗养活动的一共30人,其中有7名医护人
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开展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廉洁警示教育 2021-10-22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10月20日下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颜乾刚带领新任科级干部和党总支书记共30余人,赴宜宾市廉洁教育基地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反腐倡廉,兴国安邦”、“严守规矩,不越底线”、“家风滋养,正风护航”三个主展厅,听取了讲解员对党纪党规、反腐倡廉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以及宜宾本地仁者智士、清官廉吏的良好家风故事的讲解,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及违纪人员忏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 2021-10-16
学科主任来调研,出谋划策促发展为了加快落实省卫健委关于加快推进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规范设置和管理的相关要求,2021年10月15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学科主任牛倩来到我院临港传染病院区实地调研,并给发热门诊的实验室规范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牛倩主任到妇女儿童院区分子实验室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了分子实验室各检验项目的检测流程,对各岗位的风险评估及流程优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临港院区调研结束后,牛倩主任会同聂滨主任、运管部张应驰老师、检验科施绍瑞等老师参加了发热门诊实验室规范建设讨论会,就发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