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检验科与临床联系及科室动态报道
2018年3月检验科与临床联系及科室动态报道
一、与临床联系沟通情况汇总:
(一)、电话沟通:
与临床电话沟通40次,遗传室门诊咨询89人次。电话沟通详情如下:
免疫组:门诊2次、传染二科1次,手足显微外科1次
临检组:儿科1次:关于一患儿的血分析HGB与之前结果差异巨大,联系临床询问情况,被告知该患儿已做输血治疗,故而差异巨大。门诊2次,均是因为血分析结果异常,疑似采血不畅导致结果偏低,故而联系重采送检。
生化组:消化科3次、门诊2次、新生儿1次、传染一科1次、风湿免疫科1次,其中,新生儿电话联系主要是因为血分析HGB差异较大,怀疑标本稀释,故而确认临床,联系重抽复查!门诊有一个是因为之前TG结果偏高,在吃降血脂药后,自行到一医院检验科复查,结果与我们之前的结果相差较大,故而觉得我们的结果有问题,来检验科理论,在经过李光富老师亲自解释后,平息此事(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前年也是有一个病人在服用降脂药后到一医院复查正常,来我科理论的。所以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重视之!)。
微生物室:电话联系15次,其中产科1次、传染二科1次、新生儿科1次、老年医学科1次、手足显微外科1次、主要是因为出院病人补费问题;另外蜀南医院1次:标本类型与申请条码不一致;
产科1次:鼻拭子项目与费用不清楚
ICU1次:胸水行血培养增菌未注入血培养瓶
内分泌科2次:标本与申请条码不符
肿瘤一科1次:标本与申请条码不符
输血科:肝胆1次因患者血型为疑难血型,故联系临床告知情况,消化科1次:因一患者急诊合血抗体筛查2、3均为弱阳性,主侧弱凝集,故电告临床当班医生,告知情况,并说明需多合几袋血以供筛选,故而需要延迟发放合血报告。新生儿科1次:因患儿为新生儿,申请机采血小板1一个单位,因血站需临床确认是否需要,一旦申请就需要做计费处理,故而联系临床当班医生告知情况,确认申请后给血站回复。
南区、西区检验科:烧伤科2次,关于RH阴性血的用血须知;妇科1次因检验科仪器故障,需延迟出报告时间;肿瘤四科1次,因生化、血分析标本错误,需要重抽;血液科1次,因一袋AB型悬浮红移用他人。
临港院区:传染二科2次、传染一科1次。
(二)、临床联系“面对面”
1、3月27日早晨八点,检验科临检组陈志、郑凡两位老师来到儿科,有幸参加了儿科的晨会。郑凡就检验科新项目《1小时尿沉渣计数》的标本采集和结果判读做了简单介绍;在此非常感谢蔡强主任及团队对检验科的大力支持!
2、3月27日下午五点,输血科的于晓老师、张涛老师及宣传组的郑凡来到产科,为产科的老师们介绍检验科新项目《TEG~血栓弹力图试验》的临床应用。于老师主要结合产科相关疾病对该项目做了详细介绍,得到了产科各位老师的认可!在此也非常感谢产科医生团队对检验科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已在南区检验科开展两月余,现已转移到总院输血科开展
3、微生物专业组面谈三次:其中就手工申请单计费问题与收费室面谈一次,另外与纤支镜室关于申请单电子化以及计费问题面谈了两次。
二、检验科大事件
(一)、“三八”女神节
3月8日下午,检验科为了给科室的“女神”们过节,特意安排她们到大地坡公园喝下午茶,享受春日的暖阳!
(二)、检验科第一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述职考评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3月14日下午3点,在科教科苏茜主任的监督指导下,检验科对2017~2018年度在科室规培轮转学员进行了年度述职考评;会议由陈江副主任主持,评委有代琼、代云才、陈江;与会的还有施绍瑞以及检验科教学管理组成员、新进规培人员等;规培学员们就各自轮转的科室及学习情况做了分析陈述,对自身不足做了剖析总结,同时还为新的一年做了详细规划。通过述职,不仅可以让教学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各规培学员的轮转学习情况,还可以让学员自己对过去一年的规培学习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查漏补缺,有的放矢,重新规划后半程的学习生活。会后苏茜主任再次强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要求科室加强规培管理,完善规培机制,提高整体规培带教水平,争取培养更多优秀的检验人才。
(三)、教学相长
1、科室业务学习
3月27日晚七点,检验科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在检验科三楼准时进行,学习由代云才副主任主持,范智利老师就《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虽然该题目专业较强,但范老师从专业角度和实际经验两个方面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做了生动而细致的讲解,让科室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另外临检专业组的郑凡老师以《我在临检这半年》为题,主要讲述了他在科室轮转学习的感受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2、各专业组业务学习
陈江副主任,利用免疫标本孵育间隙为大家讲解 胡伟老师同样利用标本加样间隙,为大家讲解《EB病毒的检测及报告解读》
《自身性免疫性疾病的检测、诊断与鉴别》
欧阳龙老师为大家讲解《流式细胞仪的操作及相关检测项目》 廖慧娟老师与同学们分享《输血不良反应》
张梦玲老师为大家讲解《穿刺液的生化检测》 郑凡老师为实习同学讲解《血分析报告的复检规则》
方华老师为实习同学讲解《尿常规的检测及其注意事项》 张涛老师主讲《新生儿溶血病》
万鹏同学为大家分享《自身免疫性溶血》 罗文娟老师主持输血科同学交流实习《如何制备保存还红细胞》
三、新技术、新项目介绍
1、【一小时尿沉渣计数】
目前,12小时尿沉渣计数(Addis计数)因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故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现常采用1小时尿沉渣计数。
【标本采集】:1.患者先排尿弃去,准确收集3小时尿液于清洁干燥容器内送检(如:标本留取时间5:30~8:30);
2.准确测量3小时尿量,充分混匀。取混匀尿10ml送检。
【检测时间】:每天上午
【参考范围】:1.红细胞男性<3万/小时,女性<4万/小时;2.白细胞男性<7万/小时,女性<14万/小时;3.管型<3400个/小时。
【临床意义】:1.急性肾炎患者红细胞增加,2.肾盂肾炎患者白细胞可明显增加。
2、【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血栓弹力图试验是一种在体外模拟人体内环境,动态地分析血块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全过程的凝血检测方法。通过确定血块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各个定标点分析血块形成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检测凝血因子、纤维蛋白、血小板等各种凝血成分的功能、水平和检测纤溶亢进。
【临床意义】:1.整体评估患者的凝血全貌,评估血栓风险;2.分析出血原因,并指导成分输血;3.进行DIC分期诊断;4.诊断纤溶亢进
5.抗凝药物的疗效评价
【TEG检测时间点】:1.使用常规剂量肝素后 2h,行TEG检测;2.使用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后3-5天(第4次剂量后的第4个小时),行TEG检测;3.使用溶栓药物后,TEG可实时反映其全血功能;4.输注血小板后1h,可行TEG检测;5.输血浆、冷沉淀后,即可做TEG检测。
【标本要求】:血标本的采集同凝血图标本相同,无需空腹,动脉血或静脉血皆可。
好的样本= 好的结果:采集时应保证抽血顺畅、采血一定采够量(到刻度线),切忌不要从留置针、留置管采血
【检测时间】:周一到周五08:00---17:00。
【检测费用】:266元。(正在申请纳入医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