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夫治病,再累也幸福
肺癌晚期,医生说,他只有3个月了。37岁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幸好,他还有她。从相识到相恋,从相知到相许,他和她一起,幸福了18年。
剩下的日子,30年也好,3个月也罢,他们说好了,就这样幸福下去。
18年前,她,和凤月,18岁,在丽江上高中。他,杨从银,19岁,离开老家宜宾,到丽江打工。一次朋友聚会上,他们相遇了。命运的红绳将两人系到一起,他们就这样相爱了。为了他,她放弃了高考,不顾家人的反对,跟他回到宜宾农村老家,结婚生子,开始了他们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18年后,他和她有了两个孩子,多年来,回到丽江创业奋斗,也得到了家人的谅解和支持。可就在他们苦尽甘来的时候,噩耗降临了。今年3月,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从丽江到宜宾,这段求医路1200多公里,18个小时的车程,她每隔半个月就会载着他走一次。剩下的时间里也将继续如此,她说了,要一直陪着他,让他幸福。
癌症晚期医生说他只有3个月了
杨从银和和凤月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出生后,一家人回到丽江生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妻子和孩子幸福。心疼妻子,他从不让她外出工作,他一个人赚钱养家。杨从银努力工作,从工地一名小工干起,发展到现在承包一些工程干,也能多赚点钱。现在,女儿上高二,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家里买了一辆面包车。今年还买了一套60多万的新房,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从银却时常感到胸闷和气短,稍微多干一点活,就感到非常累。直到今年3月,杨从银病情加重,和凤月陪丈夫到医院检查,“肺癌晚期,可能只有3个月活头了。”这个诊断结果让两人愣住了。
驱车千里她送丈夫寻医治病
杨从银的户口在宜宾,医疗保险也在宜宾,而且,最近也只能到昆明的肿瘤医院看病。思考再三,和凤月决定,开车送丈夫到宜宾治病。
从3月份开始,每隔半个月她就要送丈夫到宜宾住院治疗半个月,在路上一般都是她开车,累了,困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下。
早上5点,天不见亮,她就载着丈夫出发了,1200多公里的路,一直要开到晚上11点左右才能到。一趟下来,她免不了腰酸背痛,有时感觉身体都快散架了。
两个孩子要上学,还有房贷要还,看病之余,杨从银还要继续工作。每次到宜宾看病的时候,他都要先把工地上的工作安排好,在宜宾住院治疗期间,都会接到工地上打来的电话,每次治疗完成后,就匆匆赶回丽江继续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7个月了他依旧幸福地活着
近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看到了千里送夫治病的和凤月,她正在为丈夫杨从银整理被子。
杨从银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他脸色有点偏黄,看起来比较消瘦,还是一头乌黑的头发,精神状态也很好。和凤月守在丈夫病床边细心照料,不时与丈夫说笑聊天。很难看出,杨从银是一位癌症患者。
杨从银与和凤月一路走来,都是幸福的记忆,哪怕病魔也不能阻挡他们的幸福。
从查出肺癌晚期到现在,已经7个月了,早就超过了医生给出的期限。目前,杨从银依旧幸福地生活着。
和凤月说,杨从银生病后,她买了很多补品给丈夫补身子,只要听说吃什么对身体有帮助,她就会去买回家给老公做。“不管怎样,我都会想办法医治老公的病,珍惜与他在一起的每一天。”
“我当时一无所有,老婆义无反顾地跟着我吃苦受累。现在我生病了,老婆更是精心照料,让我这辈子也感激不尽。”杨从银红着眼睛说。
18年前年少冲动换来一生挚爱
结婚18年,从少男少女到老夫老妻,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回忆起当初的结合,和凤月也觉得自己有些年少冲动,可她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和凤月的家住在丽江市郊,家庭条件还不错。18岁认识杨从银时,家人看杨从银只是一个打工仔,坚决反对女儿与他谈恋爱。那时,和凤月冲动之下,放弃了高考,跟杨从银回到宜宾农村老家结婚。
“那时,我与老公来到宜宾农村老家,走了很久的泥泞小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破旧的瓦房。当时我没多想,只要能与他在一起,哪怕只有一个小草棚,我也愿意。”
1994年,杨从银夫妇的女儿出生了,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来了惊喜和快乐。也让和凤月的父母逐渐接受了杨从银,并开始帮助小两口过好日子。
“回想过去,确实是年少冲动,但嫁给他,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很幸福,我们彼此都深爱对方。”和凤月坚定地说。
(转自华西都市报城市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