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中的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简介
一、概述
始建于2000年初春的核医学科成立的短短的十年来,经历了从最初的弱小求生存,到逐渐壮大,再到近几年迅猛发展的过程;人员也从成立时的两三人,壮大到现在的十多人;开展项目从只能用放免仪进行T3、T4、AFP、CEA等少数项目检测,到如今的实验诊断、影像诊断和核素治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经济指标从最初的年度总收入30多万,发展到现在的1130多万,取得了接诊人次和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平均增速达到或超过30%的良好势头;开展的许多项目如SPECT显像,131碘治疗甲亢、甲状腺癌,89锶治疗骨转移癌,90锶治疗血管瘤、瘢痕等填补了宜宾市医学领域的空白;科室的知名度也从名不见经传,迅速成为除华西、省院、泸医等少数医学院校之外的省内地市级医院前列;科室带头人曹春晓同志也因对我院核医学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学界专家同仁的广泛赞誉。已连续三届全票当选连任四川省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二、 科室基本情况
1. 人员结构和梯队建设
现阶段科室共有11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5名,其中三位同志即将晋升高级职称,组成了一支短小而精悍的人才队伍。
我科对梯队的建设相当重视,多位同志先后到华西、省院、泸医、上海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经常选派中青年骨干力量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今年也同样派遣了青年骨干到华西核医学进修核素治疗和病房管理,为我科今后开设门诊和病房作好人才储备!
2. 设备配置
科室先后配备了价值700多万元的先进的医疗诊疗仪器设备,包即
德国西门子SPECT、美国雅培i2000sr化学发光仪、德国西门子XP化学发光仪、美国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仪、德国西门子IMMULT1000化学发光仪、美国CRC-15井型活度计等先进设备。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PET-CT的申购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
3. 开展项目和特色优势
科室开展项目包括实验诊断、核素显像和核素治疗三方面。
(1)实验诊断:开展甲状腺系列、生殖激素系列、肿瘤标志物系列、胰岛功能系列、贫血监测、产前筛查等50多项作为检测常规项目,并基本做到随到随做,当天出报告,极大方面了广大就医患者。
(2)核素显像:现开展全身各脏器包括甲状腺显像、全身骨显像、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肾显像、分肾功能监测、肾上腺髓质显像、脑显像、消化道出血、唾液腺显像等。
(3)核素治疗:已开展131碘治疗甲亢、甲状腺癌,153钐和89锶治疗骨转移癌,90锶敷贴治疗血管瘤、神经性皮炎、瘢痕,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等。
开展项目中,许多个项目填补了我市空白:SPECT核素显像,特别是全身骨显像、分肾功能测定、心肌显影、消化道出血显影、唾液腺显像等有着其它影像设备无可替代的优势;131碘治疗甲状腺疾病、90锶敷贴治疗血管瘤、瘢痕,疗效显著;核素治疗骨转移癌,大大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孕中期产前筛查对降低川南地区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作出的贡献等。
三、近年工作成绩
近几年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科员工共同努力下,科室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在经济指标、科研学术上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1. 接诊人次和经济指标
取得了连续多年平均增速达到或超过30%的良好势头(见下表),科室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表:2009~2011年工作指标
年度 |
实验诊断 项次 |
影像诊断 人次 |
核素治疗 人次 |
经济指标 万元 |
2009 |
148911 |
1623 |
1366 |
650 |
2010 |
192400 |
2110 |
1700 |
870 |
2011 |
265012 |
2954 |
2209 |
1130 |
2. 医疗质量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院相关职能部们的指导下,我科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应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科室诊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1) 体系重点在医疗行为的规范、核心制度的落实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科室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2) 建立了适合本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人员、大型设备、诊疗规范作出了明确要求,对核医学的特殊性、辐射安全与个人防护作了明确规定。
(3)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
(4) 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分级管理及考核;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定期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5)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惩机制,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
3. 科研和学术
科研和学术活动以前一直是我科发展过程中较弱的部分,近年来科室加强了科研和学术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全科这两年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0多篇:A类期刊上7篇含中华级2篇,其中《89Sr联合外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评价》以全英文的形式发表于《中德肿瘤临床杂志》。
科研工作也取得长足进展:《153钐治疗剂量骨显像的疗效评价》获宜宾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9mTc-EHIDA肝胆显像对肝术前风险的评估》、《川南地区产前筛查中位数数据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正式立项目并进展顺利。
四、未来和展望
成绩的取得代表过去。回首过去,我们心怀坦荡,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上届院领导集体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肯定,我们不会沉沦于昨日的鲜花和掌声之中。展望未来,我们胸怀激荡,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锐意进取、思路创新,犹如春风拂面,让大家活力倍增!
怀着对PET-CT分子影像核医学的迫切期待,和开设核医学门诊和病房的美好方向,立足今日,点燃新的希望,放飞新的梦想,我们虽然无法做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相信能做到“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奔放!